加入收藏 收藏网站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申论 - 正文

 
申论热点: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及法律对策
来源:华图 2009-12-23 编辑:zhoupanyu 【字体:小 大】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带来了利益的碰撞和深层矛盾的暴露,而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各种矛盾的爆发,我国的群体性事件的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新原因,群体事件的爆发对我国社会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本文中戴先文从“群体性事件”的概念作为切入点,阐述了近年来群体事件呈现的新特点、产生的原因以及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法律对策。

    群体性事件是目前我国社会活动中出现的一些超出现行社会规范的行为,是社会关系中出现的一种不协调、不和谐现象。在社会上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要的新概念。“和谐”成为中国改革发展战略机遇期的社会主调。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和谐社会必须以有序、安全和稳定为基本前提。近年来,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带来的影响,作为社会矛盾和冲突特殊表现的各种群体性事件,数量正不断上升、规模日益扩大、表现形式趋于激烈,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由于群体性事件的突发性和复杂性,加之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匮乏,使处置工作异常艰难,很容易导致事件的恶化,它严重干扰了政府的办公秩序,损害了法律的权威性,日益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制约因素。因此,如何有效预防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当前社会必须研究的重大课题。本文试就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特点、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正确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法律对策进行一下探讨,以期为今后处置这方面问题提供参考。

    一、“群体性事件”的概念

    在国外,一些社会学者将“群体性事件”称之为“集群行为”或“集合行为”等,如美国社会学家帕克在其1921年出版的《社会学导论》一书中,最早从社会学角度定义“集合行为”,认为它是“在集体共同的推动和影响下发生的个人行为,是一种情绪冲动”。斯坦莱•米尔格拉姆认为,集群行为“是自发产生的,相对来说是没有组织的,甚至是不可预测的,它依赖于参与者的相互刺激”。戴维•波普诺也指出,集群行为“是指那些在相对自发的、无组织的和不稳定的情况下,因为某种普遍的影响和鼓舞而发生的行为”。而在我国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群体”是指本质上有共同点的个体组成的整体。“事件”是指历史上或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大事情。根据以上解释,“群体性事件”就可以理解为由同类个体组成的整体,因为共同的要求,对社会造成的不平常影响的事情。在我国,由于受不同时期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对群体性事件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在建国初期称之为“群众闹事”、“聚众闹事”;八十年代称之为“治安事件”、“群众性治安事件”;九十年代称之为“突发事件”、“治安突发事件”、“治安紧急事件”、“突发性治安事件”;在21世纪初期称之为“群体性治安事件”。

    对于群体性事件的定性,我国国内的一些专家、学者也是众说纷纭,说法不一,有的界定侧重明确群体性事件的人民内部矛盾性质,有的界定指出了群体性事件在行为手段上的特点及其社会作用和影响。综合上述论述,笔者以为:群体性事件是指具有某些共同利益的群体,为了实现某一目的,采取静坐、冲击、游行、集合等方式向党政机关施加压力,破坏公私财物,危害人身安全,扰乱社会秩序的事件。尽管群体性事件的外在呈现出某些对抗性的倾向,但从总体上看,我国现阶段的群体性事件多数属于人民内部矛盾,而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不当也会由非对抗性转化为对抗性。群体性事件既是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与处在既定社会规范制约下的群体行为相对而言的集群越轨行为。群体性事件的副作用和社会危害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它在客观上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也是应当肯定的。美国社会学家刘易斯•科塞认为,在一定程度上,群体性事件可能是这样一个机制:“通过它,社会能在面对新环境时进行调整。一个灵活的社会通过冲突行为而受益,因为这种冲突行为通过规范的改进和创造,保证它们在变化了的条件下延续。”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的积极影响在于它能够释放出长期积压的一些社会能量,能使部分心理失衡的群众得以心理的平衡,这对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是有积极作用的,其次它向社会发出了警告或信号、表示部分群众的利益受到损失必须加以补偿,或者行政管理活动中出现问题需要纠正,或者社会保障机制不够健全应该完善等等。所以,我们对群体性事件决不能只能看到它的负面效应,还应该看到它可以是社会压力的减压阀和报警器,有利于促使我们加强和改进工作,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因此,只有正确认识群体性事件的性质,才能妥善审慎地处置好群体性事件。

 


看了这篇文章的网友还关注以下文章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热门文章

    分省公务员北京公务员   天津公务员   上海公务员   重庆公务员   黑龙江公务员   吉林公务员   辽宁省公务员   内蒙古公务员   新疆公务员   甘肃公务员
    宁夏公务员   陕西公务员   青海省公务员   河北省公务员   山西省公务员   山东公务员   河南公务员   江苏公务员   安徽公务员   江西省公务员
    云南省公务员   贵州公务员   四川公务员   西藏公务员   浙江公务员   湖南公务员   湖北公务员   广西公务员   广东公务员   海南公务员
    公务员综合   兵团公务员   福建
    国家公务员报名考试   试题辅导   面试公告   成绩分数线   国家公务员职位   试题答案
    福建公务员福建公务员   福建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招聘黑龙江   吉林   辽宁   北京   天津市   上海市   新疆   甘肃   内蒙古   青海
    宁夏   西藏区   河北省   河南省   山西   山东省   陕西   江苏省   江西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安徽省   浙江省   四川省   重庆市   贵州省   云南省   广西区   广东省   海南省
    综合招聘   兵团招聘   福建省
    教师招聘江苏教师招聘   广东教师招聘   海南教师招聘   浙江教师招聘   上海教师招聘   北京教师招聘   福建教师招聘   河南教师招聘   吉林教师招聘   云南教师招聘
    安徽教师招聘   山东教师招聘   湖北教师招聘   天津教师招聘   广西教师招聘   湖南教师招聘   河北教师招聘   江西教师招聘   贵州教师招聘   四川教师招聘
    内蒙教师招聘   辽宁教师招聘   黑龙江教师招聘   甘肃教师招聘   宁夏教师招聘   山西教师招聘   重庆教师招聘   陕西教师招聘   新疆教师招聘   内蒙古教师招聘
    招警考试政法干警   四川招警   河北招警   江苏招警   河南招警   安徽招警   山东招警   陕西招警   重庆招警   江西招警
    湖北招警   广东招警   上海招警   海南招警   浙江招警   广西招警   新疆招警   贵州招警   青海招警考试   黑龙江招警
    福建招警   山西招警   云南招警   甘肃招警   湖南招警   辽宁招警   吉林招警   政法干警   内蒙古招警   宁夏招警
    特岗教师招聘
    公务员辅导事业单位试题   教师招聘辅导   招警试题辅导   公务员行测辅导
    公务员真题
    公务员面试
    公务员申论
    公务员政策
    选调生重庆选调生   四川选调生   山东选调生   安徽选调生   湖南选调生   河南选调生   贵州选调生   湖北选调生   河北省选调生   青海选调生
    海南选调生   江苏选调生   天津选调生   广东选调生   广西选调生   甘肃选调生   吉林选调生   陕西选调生   辽宁选调生   内蒙古选调生
    福建选调生
    人才校园招聘
    三支一扶
    大学生村官
    成绩查询
    社区工作者
    专业技术
    公派留学生
    外省公务员
    在线辅导